2019年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南湖新区分局紧扣“创一流业绩、建秀美南湖”总目标,履职尽责不动摇,坚守食品安全“底线”、特种设备安全生产“红线”、用药安全“高压线”,充当“第二信访局”,积极维护全区社会稳定,展现出新担当新作为,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良好开局,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9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适应新常态,服务大局不动摇。
“限磷”整治出实招。分局在全区范围开展“限磷”抽检工作,对沿江沿湖重点片区及宾馆、餐饮、洗衣等重点行业进行“靶向整治”,出动执法人员28人次,检查商户26家,共抽样检测洗衣粉、洗衣液、油污乳化剂等洗涤用品34组,涉及酒店、餐饮服务等多类行业。
“放管服”改革下功夫。建立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监管机制,年报取得了企业94.58%、个体100%的年报率,连续四年稳居全市第一。截至2019年12月底,全区四年新增市场主体3058户,其中新增企业825户,个体2233户,市场主体总数已达4935户,较2016年元月2117户增长了133%。
(二)把握新要求,紧咬“双创”不放松。8月和10月恰逢全国卫生城市复审和文明城市迎检,共巡查辖区内农贸市场40余次,开展农药残留检测27次,开具责令整改通知书325份,取缔无照经营者7户,新换发各类证照521多户,食品经营业户持证照率达到98%以上,确保两次迎检复审顺利通过。
(三)争取新作为,狠抓执法不松劲。
一是消费维权力度加大。全年共受理12345、12315、12331等各类举报投诉333件、举报18件,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超161万元,举报投诉件处理办结率100%。
二是专项斗争深入推进。制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方案和任务分解通知,每月收集社区、集贸市场、居民小区等地进行涉黑涉恶线索摸排登记表,建立扫黑除恶摸底台账,发放扫黑除恶宣传资料2000多份,在辖区引导社区、商户共146家滚动播放扫黑除恶宣传标语。
三是执法办案成效显著。在全区范围内部署开展“雷霆行动”,连续开展小商品市场综合整治、流通领域消防产品、电器线材产品、“安全生产南湖行”大排查大监管大整治行动,严打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侵害消费者权益等违法行为,共立案41起,结案41起,罚没入库82万元。
(四)严守新标准,坚持监管不懈怠。
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部署开展“秋季校园食品安全检查”,重点对新区学校猪肉和食盐进行重点检查,共检查学校18家,责令改正15家,责令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896个。做好“乡味长廊”丰收美食节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现场对所有经营摊位的食材、购进记录、存储条件等进行了详细检查,对蔬菜类农药残留、肉类亚硝酸盐等12批次进行了快速检测,经检验全部合格。
二是药品安全监管力度加大。全年办理药品各类许可认证11家,变更9家。开展医疗美容机构、易制毒品芬太尼有关物质、执业药师挂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保健食品等专项检查,依法查处经营不合格药械的违法行为,全年共检查药品经营企业47家,医疗器械经营企业54家,医疗机构11家,保化经营企业87家,全区网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38 例。
二、2020年工作计划
一是要改革提速。加快职能融合、人员整合、力量聚合,构建统一、权威、精简、高效的市场监管体系,做到一个调、一条心、一盘棋。
二是要监管提效。通过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彰显法制,有力净化市场秩序,促推市场发展。
三是要安全提档。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守住安全底线,严防原发性、系统性、区域性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安全风险。
四是要服务提质。认真当好放管服改革的领跑者、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消费者权益的保护者。
五是要素质提升。从严从实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责任过硬、作风过硬的市场监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