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0-08-17
进入老年模式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媒体看南湖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亲近更实在

来源:洞庭之声       发布时间:2015-01-05 00:00       浏览次数: 514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南湖风景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不限场地、不限人数、不限时间的“微宣讲”,南湖周边的“美德教育长廊”,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手段更加生动、丰富;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不断涌现,汇聚着社会的“正能量”,带动更多的人存好心、做好事、当好人。

正是南湖风景区这一系列举措,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从“遥远”变得“亲近”,从“空洞”变得“实在”;让简单的24个字,真正地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动。

创新宣传载体 让价值观亮起来

“‘曾子杀彘’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讲的是孔子的弟子曾子的妻子在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事后,曾子为了实现这个承诺真的杀了猪。这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元旦节,市民李女士带着儿子到南湖看灯展。走到“美德教育长廊”边,李女士饶有兴致地向儿子解释长廊上的成语典故。

20141227日晚开始,南津古渡广场至环南湖旅游交通三圈九龟湾一带,灯光闪耀,各种造型的灯展把南湖装扮得氤氲迷离。

一组采用我国传统的彩灯制作工艺和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法布设的“美德教育长廊”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闻鸡起舞、孟母教子、凿壁借光、曾子杀猪、程门立雪、孔子尊师、仓颉造字、苏武牧羊、岳母刺字、负荆请罪等10个灯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元素融入传统教育经典故事中。不仅如此,南津古渡广场还建成为“我们的价值观”主题示范公园,被确定为市景观灯杆样板点。

据南湖风景区的相关负责人介绍,栩栩如生、美轮美奂的“美德教育长廊”以传统文化为滋养,突出核心价值观内涵,该区希望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接地气的灯展载体使崇德向善的种子在广大市民、青少年心里播撒开来,让价值观真正“亮”起来!

宣传无处不在 让价值观在心中闪光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南湖风景区金鹗小学,三年级的朱蔓智小朋友背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朗朗上口。朱蔓智告诉记者,在学校里,食堂、教室等随处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招贴画、喷绘;在家里,爸爸妈妈会一遍遍耐心地教,自然而然就记住了。

据了解,今年来,南湖风景区继续加大机关、街道、社区、居民小区、学校、主次干道、公园绿地广场、建筑工地、商场超市、宾馆酒店、农集贸市场等公共场所和办公场所“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全区完成墙面喷绘7000余平方米,安装宣传栏150个,制作宣传挂图、提示牌5200多张(块),设置民政路牌50块,刊播LED电子显示屏252块,布设景观灯柱120根,制作宣传展板71块。全区公益广告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化无盲点的宣传,“讲文明树新风”气氛浓郁,传播了文明道德正能量。

为了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深入人心,南湖风景区还常常组织“五老”宣讲团,到全区各个学校、各个社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讲座,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孩子、市民心中闪光。

百姓微宣讲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理论宣讲形式,通过发挥群众中“土专家”、“土秀才”接近群众、了解群众的优势,将党的方针政策、理论路线等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寓教于乐的形式在百姓中开展宣讲。

身边好人带动 让价值观化为行动

宣传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典型人物、道德模范的宣传。尽孝尽善的家族贤儿媳兰等秋、服务社区的群众贴心人马华恒、乐于奉献的老党员宋腊根……近年来,南湖风景区涌现出的“好人”说都说不完,他们是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

湖滨社区的李金娥是湖滨园艺场的一名普通妇女,1982年年底,她的丈夫因公遭遇车祸,颈椎以下高位截瘫,面对意外遭遇、家庭重担和生活困境,她默默承担,用厚重的爱无微不至守护丈夫、抚养女儿、赡养公婆,从28岁青春貌美,到60岁的花甲老人,她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四个字:“人在便好!”她用平凡生活的点滴解读了婚姻的真正含义,也成了很多夫妻相互敬重的榜样。201410月,她入选中国文明网孝老爱亲“中国好人榜”。她的事迹不断在学校、社区展开宣讲。

为了不断挖掘培育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南湖风景区还组织评选了“首届文明市民”,12人获表彰。区委区政府将他们的事迹拍摄成电视专题片、制成宣传手册和展板,在岳阳电视台、岳阳日报、岳阳新闻网、岳阳文明网等媒体推介,与市网管中心联合开展“我们身边的好市民”网络特色传播,在全区各社区各学校进行展览,营造了“人人都是文明形象,个个争优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