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案追踪】
1、湖南省检察机关对“衡阳破坏选举案”又立案侦查7名犯罪嫌疑人
日前,湖南省检察机关根据前期调查情况,依法对周骥等7名犯罪嫌疑人分别以涉嫌玩忽职守罪、破坏选举罪立案侦查并采取相应强制措施。迄今为止,湖南省检察机关对“衡阳破坏选举案”中涉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立案侦查人数达58人。
2、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涉嫌严重违纪被免职
据中央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证实,云南省副省长沈培平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已决定免去其领导职务,现正在按程序办理。
【廉政要闻】
1、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3月1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召开会议传达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精神。中央纪委副书记赵洪祝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这次全国两会增强了改革信心,凝聚了改革共识,明确了改革任务,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中心任务,坚守责任担当,坚持巩固和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坚定不移惩治腐败,锲而不舍纠正“四风”。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坚持用权为民,严守党纪国法,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2、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深化机构改革
日前,经批准,中央纪委监察部机关进行了机构改革。整合了6个内设机构:将办公厅、监察综合室整合为办公厅;将党风政风监督室(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执法和效能监督室整合为党风政风监督室(国务院纠正行业不正之风办公室);将预防腐败室(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外事局整合为国际合作局(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新设了3个内设机构:新设2个纪检监察室;新设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重新组建了2个内设机构:在干部室基础上组建了组织部;在宣传教育室基础上组建了宣传部。
【廉政南湖】
南湖风景区纪检系统拉开“一月一课一考”学习活动序幕
3月7日上午8点30分,南湖风景区纪工委监察局组织全区纪检系统干部学习了岳阳市第六届纪委六次全会精神和案件线索收集处理办法,拉开了今年我区纪检系统“一月一课一考”集中学习活动的序幕。
针对我区纪检干部业务素质有待提高的现状,今年1月我们下发了《2014年南湖风景区纪检监察系统“一月一课一考”学习计划》,从三月起每月第一周的周五上午为集中学习时间,规定每位纪检干部讲一次课,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在职培训与专题辅导相结合等方式进行。纪检干部对集中学习活动都很重视,学习氛围浓厚,学习效果显著,为正确履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南湖风景区监察局率先在全区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
3月14日上午,南湖风景区监察局党支部率先在全区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三督导组出席会议。
会议提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活动的参与者、推动者和保障者,我们要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举措,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部署和要求,扎实开展好这次活动,以实际成效深入推动反腐倡廉建设,为南湖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指出,要在学习教育上下功夫,着力打牢思想基础;要在征求意见上下功夫,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要在查摆问题上下功夫,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在整改落实上下功夫,切实防止走过场;要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廉政聚焦】
向“车轮上的铺张”说“不”
发表时间:2014年03月14日 17:13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这10个字备受关注。如果从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算起,我国的公车改革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然而,公车滥用、超编超标配置等现象仍然屡禁不止,滚滚车轮下,真金白银如流水般淌过。
启动改革箭在弦上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指出,公车使用常见“三个1/3”:办公事占1/3,官员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 “公车乱象由来已久,是群众眼皮底下的不正之风,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监察厅副厅长何建洋说。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各级政府压缩“三公”经费,成效明显。而公车消费,因其在“三公”经费中占比超过50%,越来越为社会所关注。 2013年11月,中央出台《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明确提出“坚持社会化、市场化方向,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条例》指明了公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体现了政府改革自身的坚定决心。”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吴江说。
做好“加减法”为改革护航
《条例》规定,“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在数量上做‘减法’是釜底抽薪,同时还要在监督上做‘加法’,才能确保改革取得实效。”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社区居委会主任张育彪说。
“公车姓‘公’,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只有握紧‘钱袋子’,才能管好‘车轮子’。”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郝树声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因此无论是购车、燃料、维修等涉及公车的任何一笔支出都要做好财政预算管理和监督。”
改革将在不断排除阻力中前行
事实上,不少地方已经迈开了公车改革的步伐。“例如以加强公车管理为主的昆明,推行货币化模式的温州,就颇具典型性。”吴江委员说,“各地的探索积累了经验,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后,许多地方开始给公务人员发放交通补贴。 “补贴的标准谁说了算?有的县市交通补贴比公务员工资还高,这是不是‘变相福利’?更有甚者,公车照坐、补贴照拿,老百姓能没有意见吗?”吴江委员连发三问。郝树声委员说,“车改是个好事,虽然阻力重重,但中央释放出明确信号、表现出坚定信心,一定能将改革推行到底。”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讲,“改革会触动利益、会动‘奶酪’”,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说到底是一场复杂的利益博弈,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惟其难,才更显改革之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