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8日在岳阳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岳阳市南湖新区财政局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南湖新区管委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南湖新区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17年部门预算草案有关情况。汇报如下,请予审定。
一、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6年,在区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和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围绕打造美丽幸福新南湖,强力推进“13118”南湖综合工程,团结全区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力攻坚,着力抓收入,着力规范,着力普惠,着力监管,致力解决制约我区经济发展的重点,扎实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区财政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目标任务,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情况
2016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5.6亿元,为预算的112.17%,增加10645万元,同比增长23.4%,增幅排全市第一,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0448万元,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89.9%。具体情况如下:
(1)收入分单位完成情况。国税部门完成17306万元,增加5980万元,同比增长52.8%;地税部门完成33142万元,增加4466万元,同比增长15.6%;财政部门完成5638万元,同比增加199万元,同比增长3.7%。
(2)收入分级次完成情况。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3502万元(税收收入17864万元,占比76.01%),为预算的95.07%,增长10.9%;上划中央收入完成16882万元,为预算的163.3%,增长63.3%;上划省级收入完成8046万元,为预算的104.9%,增长12.5%;上划市级收入完成7656万元,为预算的105.31,增长13.4%。
(3)收入分性质完成情况。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完成50448万元,同比增加10446万元,增长26.1%;非税收入完成5638万元,同比增加199万元,同比增长3.7%。
2、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
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39702万元,增长1.47%,增加584万元。主要增长原因是加大对教育、卫生、文化、棚户区改造等民生投入。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完成情况如下: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337万元,占年初预算74.09%,同比下降13.96%,减少866万元,主要减少2016年度行政运行成本;
(2)国防支出5万元,占年初预算100%;
(3)公共安全支出342万元,占年初预算684%,同比增长521.82%,增加287万元,主要是增加治安管理和“三实”信息普查专项;
(4)教育支出2674万元,占年初预算74.4%,同比增长9.01%,增加221万元,主要是投入小学教育、校园运动场建设;
(5)科学技术支出13万元,占年初预算650%,同比增长85.71%,增加6万元;
(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21万元,占年初预算126.04%,同比增长1916.7%,增加115万元,主要投入群众文化活动及创建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003万元,占年初预算216.82%,同比增长10%,增加273万元,主要是加大对就业专项、临时救助、特困人员救助、退役军人安置等投入;
(8)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795万元,占年初预算169.87%,同比增长13.09%,增加92万元,主要加大基层卫生公共服务;
(9)节能环保支出4915万元,同比增长248.58%,增加3505万元,主要按上级要求加大对南湖水环境治理及牲猪禁养投入;
(10)城乡社区支出14841万元,占年初预算108.64%,同比下降33.18%,减少7368万元,主要是上级补助收入减少;
(11)农林水支出278万元,占年初预算191.72%,同比下降21.02%,减少74万元,主要是上级补助收入减少;
(1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2万元,占年初预算144.19%,同比下降78.17%,减少222万元,主要是上级补助收入减少;
(13)商业服务业务支出798万元,主要是加大对全域旅游宣传和按上级要求开展“热游岳阳”的活动投入;
(14)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5万元,同比增长100%,增加15万元;
(15)住房保障支出5441万元,同比增长141.07%,增加3184万元,主要是加大对全区棚户区改造投入;
(16)其他支出516万元,占年初预算234.55%,同比增长180.43%,增加332万元,主要是因防汛支出。
(17)债务付息支出546万元,占年初预算134.48%。
2016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3502万元,上级转移支付18169万元,上年结余2393万元;2016年一般预算支出完成39702万元,上解支出完成1016万元,年终结余3346万元。保持收支平衡。
3、政府性基金预算
全区政府性基金上级补助收入完成234万元,上年结余1521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235万元,上解支出完成10万元,2016年年终结余1510万元。
4、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2016年,本级财政预算安排50万元以上的专项资金4621.6289万元,其中:民生项目3465.6289万元,主要是一般公共支出1041万元,教育支出77.8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3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0万元,节能环保支出28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637.5289万元,农林水支出19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000万元。2016年,我区加强专项资金使用监管,加快预算执行进度,制度了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强化资金效益,全年专项预算执行情况3733.542万元,预算执行率达到80.78%,年终专项资金结余888.087万元。2017年将更进一步加大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力度,严格专项资金审批程序,加强资金绩效管理,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二)2016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做法
1、勤征细管,财政实力实现新突破。牢牢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始终把促进财政增收作为第一要务来抓,积极培植财源,狠抓收入征管,努力向上争资,财政收入持续平稳增长。一是抓征管夯实力。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营改增”减收双重压力,开展欠税清零行动,将未缴清税款的五星房地产、圣发房地产、升泰房地产、众立置业、黄河房地产、龙腾置业等6户房地产企业进行重点督查,共追缴税款1434.2万元、滞纳金96.6万元。二是抓争资促发展。全力以赴向上争资立项,全年争取到位上级补助资金13108万元,增长83.32%,争取到位政府债券资金27208.3万元,切实增强财政保障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保障重点,助力经济呈现新活力。充分发挥财政推动经济的积极作用,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加大财政投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16年我区积极融资93.93亿元(实际已到位资金21.78亿元),区重点项目建设投资情况为:环南湖旅游交通三圈项目总投资35.3亿元;南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总投资22.15亿元;龙山旅游风情小镇项目总投资14.88亿元;刘山庙和五星路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投资分别为5.4亿元、4.8亿元;环南湖截污管网建设工程项目总投资5.8亿元,洞庭湖(南湖)黄梅港湿地修复工程拟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吸收社会资本5.6亿元。支持城镇污水管网、城镇棚户区改造、旅游开发等项目建设,有效保护和改善了全区生态和人居环境。
3、惠及民生,保障水平得到新提升。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社会事业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支出总额达到31920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80 %,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调整了《南湖新区2016-2020全面改薄规划》,近三年筹措资金1123.9万元完成了教学及辅助用房维修、信息化装备等45个项目。落实惠民政策,提供免费教科书15.19万元,减免学杂费59.41万元,下达学前教育入园补助金24.8万元,为33名在籍大学生办理生涯地信用助学贷款26.1万元。各学校对家庭贫困学生现金资助2.3万元,社会团体为贫困大学新生及中小学生现金捐助17万余元、文具100套、书籍2500册。完善了教育信息网络系统,投入38万元建设“三通两平台”,区直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建成63间多媒体教室,配置291台终端机,建立69个教师个人空间;“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创建开始,金鹗小学创新开展了BYOD教学模式和微信数字校园建设。
二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安排就业资金633万元,为1200多人提供就业岗位,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困难群体的就业安置。安排社会救助及社会福利资金1202万元,其中:为65岁以上完全失能或半失能的239名老年对象发放养老服务补贴金14.06万元;为区618名优抚对象,发放抚恤生活补助金82万元、义务兵优待金64.4万元;为龙山62名精准扶贫对象发放救助金18万元,为村扶贫点共计拨付福彩公益金、救灾资金、临时救助等民生资金48万元;为贫困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以及经济困难高龄失能老人养老服务补贴发放资金106万元。安排资金5441万元用于农村危旧房改造、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公共租赁住房等项目建设,其中为576户棚户区发放城市棚户区改造资金1733.6万元,发放城镇住房保障家庭租赁补贴84万元。
三是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安排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手术并发症家庭三类扶助对象,每人每月再增发50%的扶助金99人,共发放资金34.716万元。安排基本公共卫生资金274万元,全年规范对21750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家庭医生签约服务5668人,重点人群签约率68%,为1932名慢性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和健康管理,1771名65岁以上老年人接受免费体检。
四是支持公共文化事业建设。加大公共文化基础不断夯实,推进文化体育建设,安排资金121万元用于公共文化建设。2016年全区已有公共文化设施8大类130个场(馆)50414平方米,投入200余万元添置基层文体活动设施设备,各农家书屋存书量达4000册,社区(村)均建立了文化队伍,第二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实地检查验收的28 个项目72个指标超额完成支持群众文化、全民健身、农村放映及新闻宣传等事业发展,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功能不断增强。
五是加大节能环保力度。2016年,我区制定了《南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方案》,全区实行禁养,已全面完成辖区内养殖户209户、生猪7309头的退养任务,发放牲猪禁养专项资金716.7万元;加强南湖水环境治理,2016年度完成了南湖水域投放生物治理鱼苗和生物制剂的监管工作安排资金1220万元。
4、科学理财,财政改革迈出新步伐。深入推进财政各项改革,狠抓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坚持改革与监管并行,着力提高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一是深化预算体制改革。完善预算编制体系,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切实减少财政代编,着力提高部门预算年初到位率;实行财税收入预期管理;树立绩效预算理念,探索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与预算安排挂钩;加大财政预、决算信息公开力度,部门预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公开范围扩大到39个;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大力压减预算追加,预算约束力不断增强。二是强化资金绩效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强化专项资金整合;积极开展财政绩效评价,开展了南湖新区2015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自评工作及2016年三季度财政支出绩效运行跟踪监控工作,累计评价重点项目2个。三是开展“雁过拨毛”专项整治工作。根据上级统一部署,全面开展全区“雁过拨毛”式专项整治。印发了《南湖新区财政系统“雁过拨毛”式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专门召开专题会议,对2013-2015年新农合、城乡居保、农村集体经济、扶贫、水利、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具购补贴等7个项目进行专项检查工作,有效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专项资金政策落到实处。四是注重审计结果运用。狠抓财政监督检查,继续开展全区财政资金安全检查、清理项目银行账户、清理项目资金往来关系、厉行节约有关经费开支情况等检查,切实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二、2017年财政预算编制情况
按照市委、市政府经济工作会要求,根据区工委、管委会“一极三宜”江湖名城的总体战略,2017年考虑营改增同口径调整、减免性政策等因素,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拟安排61600万元,增加5114万元,同比增长10%,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24472万元,增加970万元,同比增长4%。
根据量入为出、收支平衡、保障重点的原则,我区2017年安排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不含上级补助收入)31000万元,同比增加8%。具体的编制思路和编制重点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新修订的预算法和区工委、管委会的统一部署,按照“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科学理财、加强监管”的理财观,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的三篇文章,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推进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按照“保运转、保民生、促发展”的原则,继续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着力推进专项资金清理整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推进绩效管理,完善预算管理链条;推进预算信息公开,为全区经济社会建设提供基本的财政保障和财力支持。
(二)编制原则
1、数据准确。部门预算相关的机构、编撰、人员、资产等基础信息数据要求如实填报,部门收支预测必须以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和履行部门职能需要为依据,充分考虑增减变动因素科学测算,力求数据真实、准确、科学。
2、保障重点。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财政资金优先保障重点支出以民生、扶贫收入、确保重点社会事业项目建设。严格控制一般性项目支出和行政运行成本,减少“三公”消费支出,严控单位违反规定滥发津补贴行为,严控楼堂馆所建设,体现有保有压的精神。
3、统筹优化。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加大政府性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统筹力度,提高专项资金统筹使用力度,加强财政存量资金管理力度,建立结转结余资金管理与部门预算编制结合机制,切实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降低代编预算比重,规范政府采购预算编制,开展政府购买服务预算编制工作,提高财政资金支出效率。
4、注重绩效。着重体现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一并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5、公开透明。严格按照预算法和中央、省、市信息公开要求,全面推进部门预决算公开工作,明确预算单位的主体责任,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推进部门预决算、“三公”经费预决算公开常态化。
(三)编制重点
1、优化支出结构,严控一般性支出
认真贯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有关精神,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安排“三公”经费预算,压缩一般性的因公出国、公务接待支出,结合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严格控制车辆购置和运行支出,严格执行会议、培训、差旅等经费管理办法,从严控制会议、培训、差旅等支出。各部门新出台的减收增支政策和措施,应当在预算批准前提出并在预算草案中作出为相应安排。年度预算执行中除救灾等应急支出通过动支预算备费解决外,原则上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必须出台的,通过以后年度预算安排资金。
2、全面推进绩效预算,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推进绩效管理志预算管理紧密结合,实行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的绩效管理工作机制。完善绩效目标及指标体系统,开展财政资金绩效监控及绩效评价。全面推进第三方绩效评价,提高绩效评价质量,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强化专项资金预算管理,提高资金统筹使用力度
一是加强财政拨款结转资金管理。加大结转资金与年度预算的统筹力度,合理安排分年度预算支出计划。密切跟踪预算资金使用情况,加快预算执行进度,防止形成资金沉淀。对预算单位结余及结转两年以上的资金,由财政全额回收。对当年预算执行率不到85%的专项资金,下年度按剩余部分的50%减年度预算。二是加大结余结转资金统筹使用力度。除在建工程、代付政府采购款等原因需跨年支付并经批准结转的项目资金外,其余年终未动用的专项资金和项目已完成结余的预算资金,原则上统一由区财政部门收回,不予结转(专项基金除外),经批准跨年度执行的专项资金可结转下年使用。三是深化改革力度。根据上级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中加强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统筹使用以及政府专项债务由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的要求,考虑到政府平台公司政府性债务移交政府后的债务风险,在2017年专项收入预算中,要加大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安排力度,同时重点用于安排偿债资金。
4、严格政府采购预算编报,强化预算约束。
严格执行《湖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工作的通知》(湘财购〔2015〕5号),2017年政府采购预算与部门预算同步编制,政府采购预算的审批、下达同部门预算同步进行。各预算单位要高度重视,办理政府采购事务时,严格按照《预算法》、《政府采购法》的要求,实行“无预算不采购,无采购不支付”。
5、积极推广政府购买服务,改进公共服务供给方式
按照《转发岳阳市财政局关于岳阳市市本级政府购买服务指导目录(第一批)》(岳南财【2016】9号)要求,各部门的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对于政府新增的或临时性、阶段性的管理和服务事项,凡适合社会力量承担,可以购买服务的,都应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
6、推进部门预决算公开,提高预算透明度
预算公开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要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工作,根据中办发【2016】13号和《湖南省市县财政决算公开考核暂行办法》的要求,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政府采购情况、预算绩效情况、三公经费情况、各类财税制度等内容均须纳入公开范围,并按文件要求的完整性、真实性、及时性、细化程度公开。2017年,除涉密部门外,所有使用财政拨款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和所属单位的收支情况、财政资金安排和使用情况、“三公”经费预算安排情况等,各部位单位切实履行主体职责,依法主动公开预算信息,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做好舆论宣传和相关解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