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党员,社区志愿者在现今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先锋模范作用更强。”黄梅港社区党员会上,67岁的老党员易小满的这句话让社区书记涂志国无言以对、醍醐灌顶。
党员“动”不起来,不关心社区事务,这是最让涂志国头痛的问题。自2月全面开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后,虽然逢会必提党员要发挥奉献精神,可结果总是差强人意。
3月8日,龙山管理处工委制定下发了《龙山管理处村(社区)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集中攻坚行动绩效考评工作实施方案》,一纸红头文件犹如一场“及时雨”,成了涂志国看病抓药的良方和出奇制胜的法宝。他马上召开支委会,传达学习文件,并结合社区的实际进行了细化。
有加有减,一目了然。是社区党员深化城乡环境整治行动积分细则最鲜明的特色。100分作为党员的统一“起跑线”。“三清理”“四拆除”“三提升”则是拉开积分差距的“试金石”。“党员佩戴党徽,每义务劳动两个小时,加1分;房前屋后脏乱差的一次扣2分,拒绝配合与整改的,下次则翻倍扣;主动申报拆除‘四房’的一次加5分......”一条条的加减分细则,犹如一把精确的标尺,划定了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条条框框。
定期讲评,动真碰硬。是社区党员深化城乡环境整治行动积分执行最足够的底气。党员积分管理也不是新鲜事物,但在老的办法中,积分结果的运用一年一次,且略显中庸。过长的时间跨度和过软的奖惩办法,对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大打折扣。为打破僵局,社区实行了一旬一讲评一兑现的“三个一”机制,据涂志国介绍,现在社区已召开了两次讲评会,为每旬积分第一的党员发放奖金共1000元,另外还对两名积分居末的党员进行了谈话提醒。后段,将从严要求,对连续两旬积分中低于60分的,坚决按照不合格党员进行处置。
“与中心工作结合,党员积分管理才有生命力。”龙山管理处工委书记向勇认为,积分内容树立了一个导向,告诉党员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用党建引领发展,实现抓党建和抓经济双促进。
“积分制”为社区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添了把柴火,点燃了党员的积极和主观能动性。积分情况的“数字表”转换成了清洁攻坚行动的“助推器”,自集中攻坚行动开展以来,社区累计清理垃圾600余车,空坪隙地复绿近1000平方米,新增雨污管道10处800米,硬化地面2000平方米,拆除居民户外晾衣架58个并全部统一制作,更换70个水表盖。
如今,积分情况成了党员发挥作用的“晴雨表”,随时接受群众的监督,走进社区大院,公示栏里每个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积分情况一目了然,加了几分、扣了几分,加扣分的原因是什么,每一分都清清楚楚,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表现直接体现在积分的高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