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档时间:2023-04-14
进入老年模式  

求索街道湖畔新村“邻里先锋行”融入高度自治

来源:求索街道办事处       发布时间:2019-06-17 16:16       浏览次数: 1948

走进岳阳市南湖新区求索街道湖畔新村,前市政协主席张治雄的的苍劲书联迎面扑来:“湖畔新村近水楼台先得月;庭前美景满园花木最怡情”。湖畔新村地处岳阳市城市主城区,但又是老旧小区,无论是硬件、软件与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高大上豪华小区相比,不在一个等量级上。可为什么众多市民和为数不少的离退休干部都居而不舍,竟然把这里当作养老场所不愿乔迁了呢?因为这里在湖畔社区全体居民精心打造下,实现了居民高度自治,实现了  “三不”、“五无”、“六好”。所谓“三不”:既不向国家伸手、不要政府操心、不向居民摊牌。“五无”既:无偷摸盗窃、无打架斗殴、无打牌赌博、无吸毒贩毒、无不文明现象。“六好”既:物业和业主关系好、邻里关系好、婆媳关系好、夫妻关系好、家庭关系好、社企关系好。这里鸟语花香,芳草萋萋,绿地茵茵;这里人杰地灵,欢歌笑语,莺歌燕舞,邻亲如家;好一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景象。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祥和感多多,1400多户,5000多人,已融为一个大家庭,我为什么还要搬呢?这种优渥感,正如他们自己的脸书:“幸福小区仁有里,文明大院德为邻”。

湖畔新村能有这种祥和安宁的景象,得益于他们一以贯之政治、文化、民生三大理念指导工作;得益于他们有一个一心为老百姓谋福祉强有力的业主委员会;得益于他们在求索街道倡导的“邻里先锋行”中高度融入了居民自治的元素。

强强联手谋福祉

因见证了6月10日求索街道“邻里先锋行”美家美邦家政进社区公益活动,湖畔新村业主委员会主任丁建华同志的激情发言,虽不曾相识,我决计冒昧去拜访这位老主任。一走进湖畔新村业委会“业主之家”,齐刷刷七位业委会成员均在场,我感到诧异,“你们在开会吧”?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坐在一旁的刘立谈打消了我的疑虑,“你不知道吧?我们这里可是全国第二家全天候坐班的业委会(还有一家在江苏),无论居民群众有什么问题找到我们,我们都有人接待,都有人受理,都有人处置,不管什么建议或矛盾纠纷都不过夜”。哦,我一下子感到他们强强联手的气场。

 

业主委员会成员里有曾经企业的老领导、有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还有的是企业退休职工。七个人,五位党员,其中刘洋还是在业委会任职期间入的党。七位原来老领导干部,文凭、能力、水平自不必说,关键是他们七个人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心一意为老百姓谋福祉。因为业委会的“业主之家”,是代表老百姓说话的,是代表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没有两刷子,老百姓也不会把他们推选坐到那个位子的。虽然他们不是“朝廷命官”,既无人开工资,也没有什么即得利益,但他们却一个个乐此不疲。但凡群众呼声迫切,反应强烈,动了议案的问题,就没有他们攻不破的难题。从修建小区大门门头(原地产公司没有规划)到小区道路全面改造;从休闲空地添置石凳石桌到小区菜地铲除硬化;从整合停车场地到环境卫生整治,在“邻里先锋行”中,一件件为民谋福祉的实事,都被他们强强联手,强力解决。

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我们无论干什么都闻风而动,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他们强强联手,强就强在合谋合力,戮力同心;强就强在一心为民,别无他求;强就强在,严于律已,罪已慎独。尽管他们已是强强联手,而且没有任何收入,为加强运作和监督,但他们还是自我加压,又从群众中挑选了资深的、德高望重的五位老同志,作为监督委员会成员,监督他们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否合规、合理、合法、合情(五老的作用,已上湖南日报头版头条)。从他们侃侃而谈,引以为豪的言语中,都不约而同对业委会主任丁建华竖起大拇指。因为丁主任就是一位苦行僧,为给老百姓谋福利,四处化缘,有时还要倒贴,而且是自己柱着拐杖(前年因风湿,引发腿脚不便),四处求爷爷告奶奶化缘。去年因小区后面的高层一到用水高峰期其水压就上不去,他们找到了市自来水公司,要求解决增压一事,市自来水公司初步预算要八万元,丁建华心想,八万元谁出?于是他找到了市城管局一位老战友,战友精打细算,怎么着也得二万。丁建华又马不停蹄找一地产商赞助二万,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只花了一万,丁建华毫不犹豫将剩余的一万退还给老板。地产商老板非常感动“没想到我捐出去的钱,用了一半剩余的都退回来了,你们都是有良心的人”。每年的重阳节,每年的正月十五篝火晚会,所有费用都是业委会成员化缘解决的。在这些传统节日里,他们都会给一些老人呈上一份意外的惊喜。诸如请一号别墅陈国泰先生支持,赞助了200盒有机食品,价值一万七千元,让家有年届70岁的老人都收到了一份浓浓的爱心。因为每年都要翻新花样,每年都有不同的惊喜,每年都要煞费丁建华一番苦心。为老百姓办实事,可谓操碎了丁主任的心。有联为证:上联:建功建业建家园,建在湖畔;下联:华美华实华文彩,华溢新村。横批:丁馨湖畔。

三大理念惠民生

在交谈中,丁建华、刘洋、程建华、刘立谈等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他们业委会工作之所以做得享誉全市乃至全省全国(已有多家媒体报道,已得到多位市级领导首肯),因为他们有三大理念强力支撑,既“政治引领为先导,文化涵养是保障,民生惠顾是根本”。

所谓“政治引领为先导”,既他们的政治意识敏锐性、政策法规的把握度、正能量的感悟性非常强烈,对于與论與情社情民意等意识形态把控得好。走进湖畔新村,从宣传橱窗到标语牌匾,从温馨提示到乡规民约,无不与时俱进的彰显时代气息。除了在小区党支部集中上党课和业委会全体业主会上宣贯党的方针政策、宣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外,他们还将原居委会搬家时留下的五块宣传栏,全部集中在三栋西档头,将一片荒地平整为水泥地,变成了小区的宣传阵地。用图片宣传小区的动人画面,用文字展示小区的好人好事,用文体活动弘扬居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这样一来,亲和力、可信度、向心力油然而生。学有榜样,乐有空间,做有范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人心向善,人人奉献,互助互爱,相敬如宾蔚然成风。连四处见缝插针,四处张贴“牛皮癣”的人到了这里都感到不好意思,因为业委会给你留了公示栏,你要打广告就公开张贴。

所谓“文化涵养是保障”。因为他们深知:文化有一种张力、渗透力、亲和力、凝聚力。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之所以世世代代、生生不息,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就是优良的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传统伦理涵养了一代又一代人,而且“邻里先锋行”的内涵,即求索街道发动全街道党员干部联小区、联群众、深入一线、探访民情的教育实践活动,旨在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寻求进一步打通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路,也是侧重这种文化元素。

 

他们处处彰显这种耕读文化、湖湘文化、忧乐文化、求索文化、孝悌文化。他们首先从“孝文化”入手,孝不但是中国传统文化“百善孝为先”,而且用丁建华朴素的话来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的安定是靠千家万户的安定为基石的。一个家,你把爷爷奶奶服侍好了,也就安了儿子儿媳的心,儿子儿媳心无旁鹜了,孙子孙女自然天真无邪了。前年的重阳节,业委会化缘请了三十多位75岁以上的老人吃了一餐长寿面和点心,并给每人发了一桶花生油。去年又联系“阿丑面馆”老板,车接车送,请每个老人吃了一碗长寿面,并给七十岁以上在老人一份礼物。同时,还联系离小区不远的邮政银行,给每位老人发一桶爱心食用油;联系明达物业,给每位老人送一箱牛奶......用他们自己的话说:东西不多,但情深意重,在岳阳市影响很大,老人得到了尊重,子女得到了教育,大家都说业委会做了一件好事、善事,为大家树立了榜样。正是文化的涵养,使他们滋生了一种感恩文化。今年四月,求索街道为他们修复千亩湖岌岌可危的47米围墙,并在围墙上注入浓厚的文化元素。6月10日,丁建华将一面凝聚湖畔新村居民心意的“情系民生办实事  惠民工程暖人心”的锦旗,赠送给了求索街道办事处主任曾新良、工委委员邱幸。

 

所谓“民生惠顾是根本”。是因为“邻里先锋行”不是玩虚的,不是冠以一个博眼球的时髦口号,而是实打实的解决民生、民计、民意实际问题。湖畔新村业委会在考量每一件民生问题时,都是先张贴公示,然后再召开全体业主大会,民主协商,类似于听证会,70%-80%业主认定、认可的事就坚决照办。

湖畔新村小区因为是老旧小区,当时地产商置业时,由于设计局限、规划局限、前瞻性不足,欠账较多,一到夏季用电高峰期,一台变压器承载不了这么高的负荷,许多住户一到傍晚,就摸黑受热,连电视都看不成,叫苦不迭。业委会想方设法,多方筹款,又增加了二台变压器,彻底解决了用电难问题。当初建小区,地产商不但压根没考虑建地下车库,甚至楼栋空间也没考虑设停车场。因为当时总共才十几台车,随便停哪也不是个事。现在一下子增加了700-800台车(有的住户甚至拥有二台车),停车难是一道大坎。怎么办,虽不能满足所有住户,但业委会还是责成明达物业,一是出资一万元,对小区25栋之间的单行道进行拓宽,由单行道改双行道,可多停十几台车。二是出资二万元,将碧波轩灌木丛改成停车位,又可多停十几台车。三是出资一万元,对新铺的柏油路进行画线处理,使车辆停放井然有序。以上举措,虽杯水车薪,但缓解了燃眉之急。

高度自治先锋行

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闭门处处恰。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就是最大的关切。湖畔新村业委会在求索街道倡导的“邻里先锋行”活动中,全方位、全过程、多层次贯穿了一种理念——实行居民高度自治,为社会治理创新,探索了一条新路子。大家都知道在小区,业主和物业的关系,楼上楼下对门对户的邻里关系,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乃至夫妻关系,父子关系,都是一种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或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天然的矛盾关系。尽管清官难断家务事,但以丁建华为首的业委会没有坐视不管,没有把矛盾上交。他们首先从最棘手的与物业公司关系入手,因为业主反映的诸多问题,70%-80%都是指向物业。凡事根据《物业管理条例》、《物权法》、《规划法》等有关条款,物业公司没做到位的,他们据法力争,责成物业必须管理、服务到位,反过来说,业主欠物业服务费的,或是物业管理收费过低的,他们也苦口婆心做业主工作,欠的要补,低的要涨,比方说:他们在新合约中约定,多层物业服务费每平方米0.75元;高层物业服务费每平方米1.3元;商铺物业服务费每平方米1.76元。这样一来,双方共建共享,大小事都商量着办。

矛盾经常有,出门化乌有。业委会面临第二头痛的就是邻里间的矛盾,诸如小区空地种菜的,停车乱摆乱放的,楼上晾衣服浇花不顾及楼下的,练歌噪音扰民的,环境卫生等问题,凡此种种,偶有发生。一个个怒气冲冲跑到业委会,经几个业委晓以大义,明理规劝,都高高兴兴接受业委调停,握手言欢。业委会不但是调处邻里之间矛盾高手,更是化解婚姻危机里手。每年小区都有那么几对小俩口,一时冲动,打打闹闹,哭哭啼啼,要闹离婚。来到业委会,几位业委根据自己过往经历,伦理道德,利害关系,口干舌燥地规劝小俩口,“天上下雨地上流,小俩口吵架不计仇”,“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使一对对要上法院,要上民政局的小俩口,破涕为笑,和好如初,真乃“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桩婚”。

诚然,他们化解了一些矛盾纠纷,方方面面都取得了引以为傲的佳绩,但并没有停止思想者的思索。湖畔新村业委会正厉兵秣马,未雨绸缪,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中,正考量如何开展楼道文化建设问题(拟在25栋搞试点);如何解决多层楼房建电梯问题;如何拓展停车场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如何解决空巢老人的监护问题;如何解决行动不便老人一日三餐问题,诸如此类,都列入了他们的远景规划。

现在的湖畔新村小区,用小区业委会主任丁建华的话说,可谓“天蓝、地绿、人和、风清”。住在这里的人,其乐陶陶,其文熏熏,其景美美,其情融融。“邻里先锋行”使他们滋生了一种明媚的欢娱,得到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也催放着他们美丽的憧憬。使他们奔向诗与远方!